“報告總指揮,反應釜管道堵漏完成,周邊大氣環境監測合格,達到應急結束條件,請求終止應急響應”。 11月6日下午,蘇州工業園區首次化工企業化工工藝事故綜合應急救援演練,在可隆化工(蘇州)有限公司成功舉行。 園區黨工委委員、管委會副主任陳東安擔任總指揮,高貿區、宣傳和統戰部、社會事業局、綜合執法局、生態環境局、應急管理局、公安分局、消防救援大隊及危化品安全生產聯盟等部門單位參加。 本次演練模擬企業生產過程中反應釜沖料,設置1名員工灼燙、企業初期救援過程中藥品不足、堵漏失敗靜電起火三個場景,演練了企業前期應急響應處置和自救;危化聯盟守護者救援隊幫扶救助;園區應急高空鷹眼系統響應,政府力量救援三個科目。 企業“五位一體平臺”發生預警,立即進行險情上報;同時園區“SIP安全360”平臺及應急高空鷹眼第一時間獲取警報。
企業立即組織救援,迅速將受傷人員救出;靜電起火后,第一時間組織全廠員工疏散。
周邊危化聯盟企業接到救援通知后迅速攜帶藥品、防化服、堵漏工具等前往支援。
園區在接報后即啟動一般事故應急預案,各部門和單位迅速響應,按職責分工部署開展救援。 專家組代表點評:本次選取的工藝沖料事故具有針對性,演練緊扣預案要求,信息化預警平臺發揮了積極作用,各級應急救援體系銜接緊密,應急處置科學高效。
陳東安表示:此次演練是園區首次組織開展的化工工藝事故演練,具有很強的實戰意義和指導意義。此次演練組織得力,各參演單位密切配合,參演人員精神飽滿,達到了預期效果,突出了三個特點:一是企業救援隊伍日常訓練有素,企業自救能力得到提升;二是危化聯盟守護者救援隊伍聯系密切,互助救援能力得到提升;三是部門銜接有序,依托信息化平臺,政府預警處置能力得到提升。同時強調:演練與實戰存在差距,真實的事故現場更加復雜,各部門、各企業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,始終繃緊“思想弦”、努力補齊“短板項”、時刻緊盯“關鍵點”,強化各項工作舉措,組織常態化、多頻次的應急演練活動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