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成長
-寫于蘇州化原21周年
一本好書,一杯清茶,品滿園春色,流翠蜿蜒,疏影橫斜。心情之悠然,無復恣愜。人間與世遠,鳥語知境寂。不爭一盞明燈,不悲一抹嫣紅。舍得之意,然然于心。借一路坎坷,風雨隨行。蕩靜心靈,歸于始終。人之一生,草木一秋,選擇之于成長,同歸卻是殊途。以人為鏡,可明得失,就事而談,可知進退。
進入化原轉瞬已十年之余,前行之路,盤轉曲折,有所得亦有所失。成長更關乎心路的歷程,你的成長在于思想領域的延展。“一切皆有可能”,“我是一切的根源”,鏗鏘有力的話語給了有些迷惘的我們前行的力量,不再畏懼困難,毅然面對問題。正如吳董常說,你不試試怎么知道不可以。是呵,不試試怎么知道不可以。有了做事的態度,且不論成績如何,至少會斷絕退縮的想法,設法接近想要的目標,為實現它而努力。在征服種種困難的途中,信心必將與日俱增。回望過往,細數其中點點滴滴,關于事的一切恩怨情仇皆如過眼云煙,不妨走馬觀花。關于成長的領悟才需慢慢品琢,因為這是屬于你自己的回報。
成長是場孤獨的旅行,融于喧囂的現實。恣意成長映襯了浮華,淡薄致遠凸顯了孑然。在成長的途中,少不了朋友的陪伴和前輩的教導,他們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。是你懦弱時勇氣的來源,懶惰時及時的鞭策,迷惘時指路的明燈。他們為你的成長提供了一片沃土,為你恣意的生長提供養分。伴隨著目標的更迭,浮華落幕之后,有些甚至會變得貧瘠。現實是如此的真實,前行的路途中,不斷的會有人掉隊落伍,走的越遠,便會更加孤獨,甚至可能不被理解。但這些事情并不重要,不用看的太重,如果急著交融思想,一定要學會甄別適合自己的東西,不能因此掣肘你的發展。不同階段交織著不同的智慧,越往高處,越是精彩,但也越是難懂。前行之路必須得獨自承受孤獨,學會理解自己,當你自己有著一定的積淀之后,尚需不忘初心,再行反哺。雖孑然而立,卻有了致遠之心。成長到成熟,就是在理解和不被理解中的反復錘煉,明白了自己可以給他人帶來的東西,明白了自己可以呈現的價值。
和你一起長大,化原的精神的絕好體現。從公司吳董開始,一直踐行此道,
一路走來,著實不易。成長的成績有目共睹,過程的艱辛歷歷在目,但不被理解的心情只有自己獨自承受,無法言語。即使再難,也不能退步,再孤獨,也要獨善其身,只為了那份情懷、那份責任。有了目標,無論你去往哪里,都會感到簡單的充實,簡單的滿足。21歲的青春就像是一場遠行,抓住自己想要的,哪怕是一個人道路,也不會孤獨。
|